设计趋势人物 | 史南桥:像子弹一样赛跑

设计报道 2023 / 01 / 10 7457 # 设计趋势人物

 

 

几周前,我们在上海高迪建筑设计公司见到了设计师史南桥。作为一名设计界的大佬,他的办公室没有豪华气派的装修,反而相当务实,简单的空间陈设中放了一张大会议桌,方便同事随时进来开会。同时,我们惊讶地发现,从原来的7楼搬下来1楼后,新办公室不仅面积翻了一倍,竟还多了篮球场、乒乓球桌、咖啡厅、演讲堂甚至还有表演舞台,设计公司一秒切换成生活状态!这让我们对史南桥先生愈发好奇。

 

在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史南桥先生始终儒雅而耐心地回答记者的每一次提问。我们从史南桥先生从业40载所遇到的人生浪潮谈起,聊到他在《梦想改造家》的经历与收获,最后回归到作为一名设计者的价值观念与责任感,在他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他40年如一日的对设计的热情、钻研以及务实的精神风貌。

史南桥

建筑设计师

-

 

史南桥,建筑设计师,米兰理工大学环境设计硕士,中国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学士,于1998年创办上海高迪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曾获2019年中亚协空间设计行业领军人物、2019年上海国际设计周中国创意设计贡献人物奖、2017年中国设计年度人物美国“Hall of Fame”中国名人堂大奖、中国室内设计行业杰出贡献奖、2016年中国高端室内设计-TOP100、IAI 亚太设计双年大奖杰出华人设计师等多个国内外大奖。

 

 

 

#01

创业往事

“有时,一件事就会改变人的一生。”

 

 

1980年,台湾房地产业正值大萧条时期,售楼处和样板房作为关键的销售工具,地产开发商对其的需求量迅猛增长,而刚刚步入社会的史南桥恰好赶上了这波浪潮。

 

“那时我还在给别人打工,全公司就两个人,一个是老板,另一个就是我。”回忆起那段特殊的经历,史南桥称相比在大公司实习的同学,自己所受到的训练是全方位的。

 

特殊的时代背景与工作环境,令孤军奋战的史南桥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由于台湾的街道比较狭窄,空间不大,加之配有成熟的施工团队,史南桥接手的项目大概在3-5天就会基本成形,10天内便完工落地,最高的记录是1天做1个售楼处。

 

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史南桥要掌控项目的每个环节,除了画设计图纸外,还要写报价单、买材料、与客户汇报、收钱。通常史南桥会在每天早上7点钟出发,上午在不同的项目工地间来回奔波,中午则要回公司汇报,晚饭后继续赶工画第二天的设计图纸。他还记得有一次从外地骑着摩托车跑了100公里才回到家,一洗脸,水都是黑的。

 

彼时,从东海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史南桥,本应和大多数人一样,继续留学深造,但就在实习期收尾之际,父亲生意的失败,令他毅然决然踏上了创业之路,开启了全新的旅途。

 

 

1981年史南桥在台北创立高能公司(高迪前身),他凭借之前过硬的专业积累,接到了第一个大项目并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但命运似乎偏爱捉弄他,就在他按约定日期去银行取款时,银行却告知甲方开具的那张支票是一张空头支票。此时,本打算用赚来的钱偿还父亲债务的史南桥,陷入了更大的经济危机。

 

“有时,一件事就会改变人的一生。”这场遭遇,如同席卷而来的海啸,砰的一下子,打到了史南桥的身上,也成为了史南桥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自那以后,没日没夜的工作,更加成为了史南桥的常态,高能公司在他的努力下重新扬帆起航走向了正轨。

 

 

高迪建筑设计办公室

-

 

 

 

 

#02

一场与空间的战争

“为业主争取空间的舒适及尊严”

 

90年代初开始,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涌现,其中不少台商也曾是史南桥在台北的客户,史南桥也因此陆续在大陆开展商业项目设计。1998年史南桥在上海创办了分公司,2001年正式将总公司迁至上海,命名为高迪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高迪建筑设计公司来到内地后,迅速被市场认可和大众熟知主要是因为两件事:第一个是与万科展开深入合作,而另一件则是参与上海电视台的家装改造节目的录制。

 

“节目组是因为当时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两地建筑展’找到我的,他们知道我在台湾很擅长小户型空间设计,那时候就被人叫做‘小户型专家’。最早的时候这个节目是每周四晚上黄金时间8点半播出,每集有10分钟,在上海的消费市场反响很好。随后我参加了‘非常惠生活’节目,也就是后来的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被推向了全国。”史南桥回忆说。

 

2014年开始(《梦想改造家》第一季播出),史南桥的名字在网络上的曝光率直线上升,他以超能的空间设计为普通人打造暖心的家,一跃成为国民最喜爱的设计师。截止今年,史南桥连续七季参加《梦想改造家》,当节目组问:七年了,你在《梦想改造家》坚持的是什么?

 

史南桥回答说:“是不断为业主争取空间舒适以及尊严。”

 

 

 

宜昌北大·长江国际文化广场售楼处

-

 

这句话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史南桥说曾经上学时,老师说学建筑不是来赚钱的,是来服务社会的,当时每个人都摸摸脑袋听不懂。后来等他做小户型设计改造时,他觉得蜗居在那么小的房子里,人的尊严都没有了。而当他通过设计,营造出丰盈而充实的空间,帮助业主实现梦想时,那一刻他觉得老师说得是对的。“我认为这比起讲什么文化、艺术,可能实际点,因为我们毕竟做的是一个空间。”史南桥表示。

 

在史南桥接手的案例中,有11㎡的极小户型,也有36㎡的六口之家、14天就要完工的加急改造,甚至还有内部结构极其复杂的濒危住房。而一贯擅长利用空间的史南桥,通过“小空间,大利用;大空间,大作为”的处理手法,为众多业主实现着理想家的生活方式。

 

在外人看来,这其中的每一个项目改造,都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史南桥用无数细节的搭建与演绎,让我们见证了这场宏大的颠覆是如何一步步上演的。1.5cm、4cm、6cm......每个具体数字的背后,可能都经过了数次的设计研究会议,十几版的方案修改。

 

除此之外,在所有的房屋改造中,史南桥都坚守着一点——不弯腰原则。无论房屋有多狭窄,高度有多低,他坚持设计出来的房子,一定要让人在空间中站直行走。

 

 

 

 11㎡的蜗居房  

 

 

改造前

 

改造前的房子由两个高低不同的梯形组成,人均只有2.65㎡,最高点为5.1米,最低的地方只有3.1米,且通往阁楼的唯一途径,只有一把没有固定、接近90°的垂直爬梯,十分不方便又很危险。

 

 

 

 

改造后

 

经重新规划布局后,设计将原有的两层调整为三层,并从地面、楼板、屋顶三个区域,分别抢出珍贵的20厘米、4厘米和5厘米的高度,形成两室两厅一卫的格局,与楼梯环环相扣,同时利用L户型空间设计的卫生间,在争取6厘米高度的基础上,选用比常规小5厘米的马桶。

 

 

 馄饨铺里的房子 

 

 

改造前

 

在这间20㎡的空间里,一楼是包馄饨的场所,二楼和三楼是居住空间,且同时容纳着两位年逾80岁的老人及儿孙三辈,屋内没有厕所淋浴设备,起夜只用痰盂解决,三层阁楼没有天窗,人很难站直。

 

 

 

 

改造后

 

改造后的空间,每一层均有不同面貌。一层居家时是厨房和餐厅,营业期间可以用来煮馄饨;二层居家时是客厅及卧室,营业时可同时容纳15人同时用餐;三层可当卧室,营业期间可用来包馄饨。在这其中,设计通过“玻璃溜滑梯”的设置,将三楼包好的馄饨顺着滑梯,及时供应到一楼,一楼煮好的馄饨,可用按钮控制的楼梯送达至二楼。

 

 

 城隍庙的“深井”房 

 

 

改造前

 

这是一栋有着100多岁的老房子,梁柱墙体肉眼可见变形倾斜,房屋结构极其复杂,一楼商铺占据了大面积使用空间,要去往户主的家,需经过长达17米的“深井”通道。进入后,人要通过70度的陡梯,达至2层卧室区域。

 

 

 

 

 

改造后

 

设计从房梁结构到空间区域,再到水管等设备进行全面整改,将原有的70°楼梯降为35°,另配备3个洗手间满足多人实用。在楼上区域,二楼夹层处增设一个床铺,三楼阁楼层基于空间条件,设为儿童房。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史南桥解决这一道道“难题”的过程,那就是“一场与空间的战争”。同时在这场大战中,设计师势必锱铢必较、寸土必争,精准规划每一厘米,与之周旋到底。

 

 

 

 

#03

谈作品的背后

6字理念,3大原则

 

在网友眼中,史南桥每一次在《梦想改造家》施展的简直堪称“空间魔法”,但从一位设计师的理性视角出发,作品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设计理念?

 

史南桥用6个字给了我们答案:“空间”(Space)、“风格(Style)”、“技巧(Skill)”。他认为,任何设计皆要从空间着眼,无论是尺度、比例以及最后的呈现,有了理想的空间形式,再考虑合适的风格搭配,突出空间艺术品味。同时,在两者之外,设计师还需要专业的手法及纯熟的经验来完成。

 

更重要的是,史南桥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设计师,身上需要有社会责任感。

 

 

 

A.C.S.COFFEE

-

 

建筑行业、装修行业对地球环境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包括污染、碳排放以及热量的增加,其中碳气体排放量占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0%~50%、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5%~28%、碳排放约占社会总排放量的40%。

 

那么怎样通过“设计”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呢?史南桥与我们重点阐述了他的3大原则:

 

 

一、人造材料,天然材质的替代品。在设计早期采购建材时,无论是木头或石才的天然材质,最后都会对自然造成损失。而当下工艺技术的突破,人造仿真材料可以完全替代自然材料,从而免于环境遭到进一步破坏。

 

二、有效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完成更多的功能使用。比如,业主想做一个100平米的房子,但如果通过一些设计手法,使80平米的房子,无论是功能上、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达到100平米的效果,那么原来需求的空间量相对可以减少,同时大量减少了能耗和碳排放。

 

三、简洁造型,不过度设计。当功能完成的时候,其实设计就完成了,不需要过多添油加醋做复杂的装饰。设计师要关注在功能性的造型,而不是装饰性上的造型。

 

 

 

 

厦门中交·国贸·鹭原

-

 

“在我看来,通过设计的技术,切实为这些弱势群体营造一种幸福的感觉,是很有意义的。”史南桥补充道。

 

说到这里,他笑着回忆道:“曾经有一集,我和业主一家,刚步入改造好的房子中,他们的小女孩就抱着我又跳又笑地问:‘史老师,我可不可以带朋友来参观啊?’我就和她说:‘当然了,这就是你的家啊。’”

 

也正是这一段温馨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理念和原则的背后,不仅彰显着一名设计师的责任,更凝聚着一种热爱生活、鲜活向上的价值观念。

 

 

 

 

#04

写在最后

 

从99年到现在,高迪设计累计设计楼盘超过1500个,样板间也接近1万套,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史南桥绝对是一个高效率且全情投入的人。

 

就在访谈结束后,史南桥的乒乓球私人教练已就位,他转身在衣帽间换了身衣服,就下楼打球了。史南桥告诉我们,他每星期会在公司打三次乒乓球,因为是校友会的会长的缘故,近期还将在公司举办在沪校友会乒乓球联谊赛。

 

 

在史南桥看来,打球与设计在某种程度上确有相似之处。投篮讲求切入方法,正如在有限的空间中做精准切割,二者背后都要有快速高效的反应力。换言之,这种状态,如同高速飞驰的子弹,极具爆发力。

 

或许这就是他身上的独特之处:充满着向上的力量,又不失精准的速度,就像一颗子弹一样,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全力赛跑。

 

 

 

 

快问快答

 

 

DT:近期看到【宜昌北大资源长江国际文化广场售楼处】、【 成都北大资源紫境东来府上叠样板间】双双荣荣获意大利A’DESIGN AWARD室内设计大奖,您认为这两套作品能够获得国际大奖青睐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史南桥:实际上,我觉得设计有很多主观性的看法,假如不考虑的条件和环境,只评判最后的一个好的结果,是没有思考价值的。相比这些奖项,我更在意带队去参加篮球比赛所获得的奖项,这些才是真正流血流汗拼出来的。

 

 

DT:高迪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您是怎样在效率高的同时,保证产品有相对的产品力?

 

史南桥:空间(Space)、风格(Style)、技巧(Skill),我们又称3S理念,这3点始终贯穿我们作品的核心。对于样板房来说,最主要的是解决功能上的问题,其中包括动线及空间比例分配。比如在80平的空间中,怎样去调适空间比例,分给厨房、客厅多少,都需要有适当的控制。同样,在不同地域中,南方房价比北方房价要高,所以房形大了,价钱就过高,人家买不起,就需要控制户型。第二,样板房是需要给大众参观,所以需要放大房子的优点,遮蔽房子的缺点。当然,样板房还需要有记忆点,体现房子的价值,以便于宣传。

 

 

DT:最近有关注哪些新的方向和研究吗?

 

史南桥:在专业方面,因为我本身学建筑,但其实前40年间我对建筑设计空间没有那么投入,所以我想要继续做一些建筑相关的事情。我们最近做了一个酒店项目很有趣。甲方买了一架小型飞机、一辆很长的双层的火车头、一艘渔船、一辆巴士。经过我们的设计后,火车头被用来做大厅的接待,飞机设计为总统套房,长的车厢是一个餐车,用来吃正餐,渔船用来喝茶,巴士设计为酒吧。

 

 

DT: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以谈谈您的故乡对您有怎样的影响吗?

 

史南桥:我祖籍在江西九江,但从小在台湾长大。对我来说,故乡会影响习惯、思维乃至人格的形成。我小学是在政大实验小学上的,当时的学校鼓励“爱的教育”,在那个棒头出孝子的年代,一个老师因为打了学生,就被校长开除了,学校希望从小建立起孩子的个人尊严。我的初中就读于一所天主教学校,那时每天早上5:00就要起床,每天有4个小时的自修时间,这令我养成了很规律的生活习惯。

 

我高中毕业于台湾师大附中,学校自由开放的风气,培养了我的活动能力,我曾经还是校友会的会长。后来我考上了东海大学的建筑系,东海大学建筑系非常出名,我在那里受到了很多专业方面的训练,包括留美的学长带给我们很多经验分享,对我来说有很多启发,所以这一段经历对我个人的设计理念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DT:您身边的人怎么评价您?

 

史南桥:我是一个处女座,会关注到很多细节。以前我们公司还小的时候,进门看到公司外坐了一个工人,我就会交代前台倒杯水,问他有什么事情,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很重要。我还会注意到别人的反应,知道怎样照顾到他人的心情。所以在做《梦想改造家》的时候,我会问得很仔细,然后照顾到别人的心理需求。

 

以实现城市品质人居生活为出发点,「DESIGN TRENDS设计趋势」以设计为链接,发现趋势、探索产品力,赞颂中国好设计。

 

我们坚持设计的人文理想,定义在地产、设计与大家居领域,以全球化视野挖掘商业环境,以专业的设计产品力逻辑来经营该平台。我们鼓励推陈出新的研发,真正为人居环境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我们关注在设计领域钻研与精耕的人物,让专业者输出有价值的观点;我们报道优秀的地产产品体系、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与软装设计作品。

高屋建瓴,深刻追溯
回顾过去,正视当下,看见未来


翻开《DT趋势人物》访谈集,你将迅速发现这是一座扎根地产设计领域横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研究的智库,我们与活跃在海内外地产、设计界一线的领军人物展开深入对话,回溯成功企业发展历程,发现与分析前沿信息,同时呈现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业思考。

 

 

# 出品

 

总编 / Melody

产品总监 / Jeff 

华南主编 / Nina Fang

 

原创内容,非授权不可转载

 

 

来源:DESIGN TRENDS设计趋势